安塞腰鼓 有2000多年的历史,被称为“天下第一鼓”。1996年,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“中国腰鼓之乡”。2006年5月20日,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安塞腰鼓是“安塞三绝”之一,其介绍被编成课文《安塞腰鼓》,入选冀教版语文六上第29课、苏教版语文六上第14课和人教版语文七下第17课。 | |
洛川蹩鼓 主要流传于陕西省洛川县黄章、永乡、旧县等乡村,为延安著名的“三鼓”(胸鼓、腰鼓、蹩鼓)之一,2006年申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。 | |
宜川胸鼓 是以鼓舞为基础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,历史悠久,经由古代战争中人们擂鼓助战,传递信号,击鼓庆捷的形式演变而来,原名花鼓,1991年参加陕西省九运会开幕式。1994年参加国庆45周年献礼演出,宜川1996年被文化部命名为“胸鼓之乡”。2007年申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。 | |
陕北说书 主要流行于陕西省北部的延安和榆林等地。陕北说书的唱词通俗流畅,有浓郁的地方特色;曲调比较丰富,风格激扬粗犷,素有“九腔十八调”之称。 | |
陕北民歌 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,民歌种类很多,当地俗称“山曲”或“酸曲”。陕北民歌分为劳动号子、信天游、小调三类。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,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、最具代表性。 | |
陕北秧歌 流传于陕北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传统舞蹈,又称"闹红火"、"闹秧歌"、"闹社火"、"闹阳歌"等。2006年5月20日,陕北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 |
延川布堆画 来源于广泛流行于民间的拨花,原为枕头顶、裹肚、鞋面、垫肩、钱包、烟袋包上的装饰物。其创作材料为棉纺织土布,染以青、赤、黄、白、黑诸色,以民间传说、戏剧人物、民俗生活、花鸟禽兽为题材,运用纯民间的复合造型法,进行贴块、拼接、镶花、堆叠、缝合,制作出极具民族特色的图案。 | |
延安剪纸 最具代表性的有安塞、子长、延川、富县、延长、洛川和甘泉等县的剪纸艺术。主要种类有窗花、炕壁画、顶棚画、板架挂画、小孩鞋头画、裹肚画等,题材广泛,大多来源于生活,诸如花虫鸟鱼,飞禽走兽以及戏剧人物、民间故事、吉祥物、民俗事象、佳节喜庆等,造型古拙,风格粗犷,寓意风趣,形式多样。安塞县被文化部誉为“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”。 |
圪坨 以荞面为料,掐指蛋大面团在净草帽上搓之为精吃,切厚块以手揉搓为懒吃。主要分布在陕西、甘肃、山西。吃圪坨离不开羊肉汤,民歌就有“荞面圪坨羊腥汤,死死活活紧跟上”之句。圪坨是一种富饭,羊肉汤里有什么好东西皆可放,如黄花、木耳、豆腐、栗子。 | |
烙饼 将白面粉一半用开水烫,另一半用温水和,再一块和成面团,然后在面板上撒适量的干面粉,将和好的面团放在面板上,擀成薄皮,撒上适量的油、葱花,精盐、花椒粉,抹匀后,将面皮卷成卷,然后将卷好的面卷揪(切)成小面团,将小面团擀压成圆形的薄饼,锅中加适量的油加温,待油温升至100度左右时将压好的薄饼放入锅中烙,待一面烙至金黄色时翻饼将另一面用同样的方法烙,两面翻覆烙二至三次即可出锅食用。烙出的饼色泽金黄,薄而酥软,味香可口。 | |
摊黄 由米面或玉米面发酵,制成糊状,用专门的螯子慢火烙成。舀一勺面糊,顺凸顶倒下,流到边楞挡住,自然成为圆形,然后盖上盖烙,听的盖上水蒸汽滴下来响三声,就说明熟了,铲在盘中,状如满月,底焦面黄,边厚中薄,香气扑鼻。当地盛产小米,小米是主要原料,所以叫“黄”。后来人们爱吃大米加工的,但并没有叫“白”,依旧叫“黄”。大米的口感细腻、小米的口感香甜。 | |
凉粉 | |
烧肘子 “红烧肘子带把把,香透肠子谁不夸。”两句民谣,道出了甘泉红烧带把猪肘子的奇异所在。在20世纪70年代初,下寺湾人民公社食堂厨师把甘泉历来在红、白喜事宴席上必备的红烧肘块,改为红烧带把肘子,受到食客们的称赞。此法很快被城乡各饭店、餐馆效仿,从而形成一道甘泉特色的风味莱。 |
洛川苹果 延安市土层深厚,光照充足,昼夜温差大,有利果实积累糖分,是苹果的适生带。所产苹果个大、色艳、细脆、香甜,耐贮运、无污染,品种近70个,其中大部分为富士、新红星、元帅等优良品种。全市种植面积140万亩,年产量约10亿公斤。尤以洛川县的苹果为佳,被国家外贸部、农业部、商业部、全国供销社列为苹果外销基地县,号称“中国苹果之乡”。 | |
延川红枣 延川县东傍黄河,属温带半干旱区,气候干燥少雨,昼夜温差大,日照时间长,是大枣的理想适生区,已有300多年的栽植历史。1982年,朝鲜劳动党主席金日成访问西安,品尝该枣后赞不绝口,随即向朝鲜引进该县优质枣树苗300株。2012年,延川县共有枣园面积8000公顷,总产二千余吨,称为“红枣之乡”。 | |
延长酥梨 色泽金亮,果面清雅洁净,皮薄、质细、多汁、味甜,清香爽口。全市种植4万余亩,年产量约万吨。除酥梨外,延长县又有“三宝”之一——斤梨,《陕西果树志》载:“果实大,椭圆形,纵径9.2厘米,横径8.1厘米,平均重470克,最大者可达665克。果成熟后金黄色,皮厚、精糙,有明显凸出的棕色大果点”。斤梨单果重约一斤,因此得名。 | |
甘泉红小豆 | |
安塞小米 安塞小米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色泽金黄,颗粒浑圆,粘糯芳香,油脂丰富,富含多种维生素,其粗纤维含量在几种主要粮食作物中最低。2008年,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对安塞小米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。安塞小米在先秦、西汉军屯时期,便有大面积种植。民国二十四年(1935年)安塞解放后,陕甘宁边区时期开展大生产运动,鼓励垦荒,“小米加步枪”打破了国民党封锁,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。 | |
吴起荞麦 荞麦是吴起县传统的粮食作物之一,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种植。荞麦在吴起县种植位于各类作物之首,也是吴起县的主要蜜源作物。共有甜荞和苦荞两个栽培品种,甜荞麦种植占90%以上。吴起县的荞麦出粉率高,青皮率低,品质优良,维生素高于小麦、大米,长期食之,有治疗高血压、控制糖尿病、消积消滞、降温解毒等作用。 | |
黄陵面花 每逢清明、扫墓祭祀、纪念轩辕黄帝之时,黄陵的农村妇女皆用手揉、搓、捏、用剪刀、木梳、顶针、竹棍等工具,剪、压、排、扎制作出形态各异的造型的万物生灵,再用一些花朵、椒粒、豆子把眼睛一点,并用红、黄、绿、蓝等颜色将枝叶花瓣涂染,组成不同的图案。然后经过四十分钟的蒸制,一切对未来美好的祈祷、祝愿,全都溶到花馍上。而作为祭祀轩辕黄帝和祖先的供品,面花结构复杂,造型生动,有较高的审美和观赏价值 | |
山丹丹花 学名斑百合,又称为“山丹丹花”。花一至数朵,生于茎端和叶腋内,直立,夏初开花;花被片六枚,两轮,披针形或长椭圆形;朱红色或橘红色,内面有紫褐色斑点,开放后开展,但不向外反卷或稍反卷。蒴果椭圆形。20世纪70年代,一首曾经唱响大江南北的革命歌曲《山丹丹开花红艳艳》,使得生长在黄土高原上的山丹丹花家喻户晓。 | |
延安酸枣 延安酸枣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来自黄土高原野生品种,无污染无公害,营养成分含量高,素有“天然维生素丸”之称,是良好的食药两用干果。延安是酸枣的适生区,延安酸枣含大量维生素、柠檬酸及钙、铁、锌、镁等微量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质。种仁含酸枣仁皂甙A、B等。延安酸枣是中国酸枣种类中活性成分最高的一种。 | |
甘谷驿红薯 甘谷驿镇土壤分布主要为黄绵土、沙绵土,尤其是延河河谷地带土壤质地松软,疏松多孔,最适合红薯种植。生长的红薯个大、形状好、甜度高、粘度好、肉质细腻、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,是优良的生理碱性保健食品。 | |
黄龙核桃 黄龙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东南缘,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,特有的气候和地理环境,特别适合核桃的生长发育,是中国西北地区核桃最佳优生区。2000年9月份,经陕西省科委批准,在黄龙县成立了“陕西渭北核桃研究开发中心”,次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“中国核桃之乡”。建立了130多个果农协会,培养技术员1000余名。 | |
子长粉条 子长粉条(丝、皮)为延安子长县特产,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、经磨浆、过滤、沉淀制成淀粉、再经熟制加工而成,其色泽洁白光亮、条干均匀滑爽、柔韧适口,热炒、凉拌、作汤均可。1993年获常德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展览会银奖。 | |
黄陵黑陶 黄陵陶器以刻花黑陶最有特色,多用于陈设陶器。产品有花瓶、花罐、花盆、笔筒等,其中双层透雕的作品别具一格。纹样吸收了剪纸、木雕、刺绣等民间工艺的造型,再根据陶瓷工艺的特点加以融合,把透雕、刻花、压浅、戳花等方法结合在一起,整体和谐、结构清楚、层次分明,虽无彩饰,但仍变化有致,形成了独特的装饰风格。 | |
吴起羊肉 吴起主要饲养山羊和绵羊,山羊居多,其肉鲜嫩而不膻,肥美而不腻。吴起羊肉不膻与经常采食百里香有关。百里香(俗名地椒椒)茎叶为重要的香料植物,还能提取芳香油。羊群大量采食百里香,每年6月以后,膘肥体壮、正当食用之时,“六月六,新麦面馍馍就羊肉”说的是羊肉已开始上市。将羊肉剁成大件,连骨头肉放在锅里用慢火炖烂,出锅后一人一份,谓之“手抓羊肉”。当地谚语日“猪的骨头羊的髓”。 | |
子长马铃薯 子长马铃薯种植始于清末,1995年4月,中国农学会、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、中国特产报社、经济日报社、农村部联合主办的首批百家“中国特产之乡”命名会上,子长县被命名为唯一的“中国洋芋之乡”。1999年,子长县修建无菌实验楼、良种繁育温室、无立柱网棚,建成优良品种的“马铃薯脱毒良种繁育中心”。 | |
志丹香谷米 志丹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地,是香谷米的优生区。志丹香谷米由县农业服务中心选择远离城镇,空气清新、无污染基地定点生产,不使用化肥和农药,属纯天然绿色食品。色泽金黄,富含矿物质、蛋白质脂肪、赖氨酸、硒和维生素A、B、E等多种营养成分。小米粥水比例1:25—30,可配加绿豆、豇豆、红枣、花生、核桃仁等,馨香可口,是润泽肌肤、延缓衰老的滋补珍品。 | |
延安中药材 延安中草药资源丰富,多达494种,有191种被列为常用大宗收购药材。粉甘草被称为陕北“三大宝”之一,杏仁是中国的主要产区和供货点,不但是眼科良药,而且是两广和南洋地区盛大宴席必备的果品。生地、三棵针、穿地龙、刺五加皮、柴胡、连翘等二十多种已成为延安的“拳头”品种。沙棘全市山区普遍生长,据科学家鉴定,维生素含量高于猕猴桃3倍、梨50至400倍,亦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,沙棘可加工成营养丰富、口感甚佳的优质饮料。 | |
宜川花椒 延安花椒主要分布于宜川、黄龙、延长、延川等县,尤以宜川栽培最多、产量最大。《本草纲目》载:“秦椒,花椒也,始产于秦”。清代《宜川县志》也有记叙。宜川“大红袍”花椒,颜色鲜艳,粒大肉厚,味道浓郁,结椒早,产量高,是制作高级香精和食用调味品的主要原料。1995年荣获中国杨凌农博会“后稷金像奖”和省优质产品奖。宜川县已将花椒确定为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之一,以集义、寿峰为主建成8万亩优质花椒生产基地,其中“大红袍”花椒600万株。 |